企業的規模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企業的規模包括用戶量、產值、產能等內容。任何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都會追求規模化,據相關數據統計,只有不到7%的企業有能力擴大規模。這就意味著,另外93%的企業都上不了規模,沒有能力做大做強,只能在非規模化的路上前進。
有規模的企業和沒有規模的企業,就如同體育中的專業選手和業余選手,二者的競爭水平不是一個量級的。同一個行業中,別人已經是規模企業,你的企業連小規模都算不上,那么你的企業就只能打一些游擊戰、側翼戰,在人家沒有顧及到的地方找到一點空間,或者通過差異化定位,找一個細分市場切入。
所有行業都存在一個重要特征:規模經濟性。企業如果做不大規模,很多時候在這個行業里只能是“活著”,但不一定有效益。《財富》雜志通過對財富五百強排行榜55年的數據研究發現,占總數不到10%的領袖陣營企業,其銷售額一般占到全行業的40%,利潤和凈利潤達到了全行業的68%和72%;而占整個行業70%左右的小企業只占到這個行業5%左右的規模,只能分享不到5%的凈利潤。
像手機行業里,蘋果、華為、三星、小米這幾家企業,基本占了全世界手機行業一半以上的利潤,剩下的手機企業就只能喝點湯了。所以,中小企業一定要制定規模化的戰略,即使目前達不到,也要有這個目標。從長遠的角度來講,企業一定要有做規模化戰略的雄心壯志,一定要有一顆做強做大的心。如果你沒有一顆爭當世界第一的心,那么你也就走不上強者之路。
本文節選自方永飛《績效飛輪》
推薦